民以食为天,粮食就是撑起这片天的顶梁柱,而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颗粒归仓,于民生来说就是天大的事,小麦作为主粮作物里面扛把子的存在,自然在确保“吃饱肚子”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资料图)
河南长久以来就是我国小麦的出产区,小麦产量连续多年占据全国首位,在2021年,河南小麦产量的全国占比更是高达27.8%,这也就意味着没有河南小麦丰产丰收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顶梁柱的稳固性就会让人无法安心。然而,眼下自南而北陆续进入收获季的河南小麦本应让麦农充满喜悦,却因最近发生收割机滞留高速并引发一系列问题而让人心生愁云。
在河南农村,收麦历来有“抢麦”的说法,抢的就是好天气,平时觉得难捱的艳阳高照,在此时却成为麦农内心的期盼,因为在这个季节,一旦遇到降雨,成熟干燥的麦穗就会面临发芽和麦农辛苦付出付诸东流的风险。
为了确保颗粒归仓,农民在麦收时的状态与平日完全两样,收割脱离、摊场晾晒,一刻也不敢迟疑,直到装袋运回家里之后,紧张的状态才敢放松下来。与以前镰刀收割、牛马拉石磙脱粒的麦收方式相比,如今的大型量和收割机收获的效率提高了不止百倍,而这种高效率,可以很好的避开遭遇阴雨“天灾”。
然而,最近农业科技的风采在河南南阳却因为在高速上遭遇“严格把关”和“铁面无私”而无法展现,如果是晴天也就罢了,却偏偏在这期间赶上了阴雨天,被雨水浸泡过的小麦在较高温度下,开始发芽——农民最不愿看到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于农机手而言不过是少赚了几天的钱,但是于关乎民生的粮食生产安全来说,却是沉痛一击,而且这显然是一场让人心痛的原本可以避免的人祸。
原本应该在麦田里纵横驰骋大展身手的收割机,却在被拦在高速上晒太阳,直到遭遇降雨小麦发芽,这件事背后的荒唐才终于在群情怨愤中,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公众面前。而矛头几乎无一例额外的指向了那些兢兢业业“照章办事”的高速路工作人员。
从工作程序来说,农机手手续不全,工作人员看似“故意刁难”的做法其实也是在“例行公事”,可是,这种“规规矩矩”的做法,如果放在平时,或许“没大毛病”,但是,在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的麦收季节,这种做法却让人觉得不可理喻,暴露出的问题也让人意难平。
首先,这些工作人员不懂特事特办,分不清孰轻孰重,不懂灵活变通,手续可以补,费用可以补,这些过程对时限的要求并不严格,而且有驾驶证、有车牌,这些车辆原本落下的证件等材料,终究逃不掉,但是对田间的麦子来说,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一旦下雨要寒心。
其次,在这些工作人员的心理,对农民、农业、粮食没有敬畏感,缺少对农业的基本认知,或者是即便知道麦收的紧迫性,却故意作祟。倘若是后一种,那就是在看似合理的表象下,以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在使坏,这严重与身份职业不匹配,不仅没有做好服务反而设置障碍妨碍了生产生活。
其三,农机能否及时到位,是决定能否把辛苦劳动变现为丰收的关键纽带,基于其作用的特殊性,如果相关部门能积极作为,就应该通过网络等渠道及时向农机手传递相关政策要求,未雨绸缪,让农机手提早做足准备,并做好办理临时手续的预案,然而,事实上这些都没有做到,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懒惰,而在出现问题后的处理方式上,也没有秉持积极解决问题的原则。
在前一段时间,“农管”一直是被热议的新岗位,而且“农管”也以多种形式介入到了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甚至连房前屋后能不能晒衣服这样的小事都“事无巨细”“体贴周到”,然而,在这次收割机连续多日滞留高速而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伤害的过程中,却没有看到“农管”忙碌与尽职尽责的身影,恕我无知,是不是这个不属于他们的职责范围呢?
最新的信息是相关部门已经“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哪些已经发芽的麦子,终究是回不去了
对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发表看法。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